社区女警王群帮助涉毒女性“脱胎换骨”
“王警官,你猜我这月工资发了多少?”
“6000?”
“再猜。”
“7000?”
“往上了猜。”
“8000?”
“8000多,老板还给了红包,加起来,9000多呢。”
3月3日,居民刘女士(化姓)一早来到武汉市公安局汉阳区分局江北派出所王群禁毒工作室,笑容几乎要溢出脸庞了。
刘女士说,儿子现在对自己的态度已经180度大转变,大概是彻底相信她没有沾毒了。春节期间,她还回老家看了老母亲,给亲戚家的小孩一人包了300元红包,家里也置办了三套新的床单被套。
“你现在这么好,我可以不管你了,要帮下一个了。”王群笑了。
去年四月,王群的第二个禁毒工作室在汉阳区惠民苑小区开张,刘女士是登记在册的涉毒人员。
“当时,每次催她来做毛发检测,她也不说话,就发了一个在工厂忙活的视频。”王群回忆说,后来,我们开车近一个小时到工厂,才为她采集了毛发。
“那时她的生活有点糟。”王群了解到,刘女士在流水线上工作,工作辛苦,收入也低,有个刚上大学的儿子,但因她涉毒,母子关系很紧张,经常发生矛盾。单亲妈妈刘女士成了王群重点帮扶的对象之一。
2022年6月的一天,王群乘地铁上班时,遇到原来辖区的居民陈女士,得知一个在酒店做客房保洁的工作机会,便马上推荐给刘女士。没过几天,刘女士就入职了,还认陈女士做了师傅。
上班半个月后,刘女士来到王群禁毒工作室,她说,在酒店里工作,冬暖夏凉,伙食也好,连工作服都由酒店统一清洗,感觉太幸福了。
后来,酒店主管把她推荐到同公司的光谷分店工作。“太远了,儿子又在上大学,家里长时间没人,我不放心。”刘女士有点犹豫。
“你就住那里,家里交给我。”此后,每个星期,王群都要去刘女士家里,开窗透气,给窗台的茉莉花浇水,有时还会把刘女士儿子留下的垃圾倒掉。
去年10月底,疫情导致酒店客流减少,刘女士失业了。
王群明白,涉毒人员只有有了工作,有了收入,回归正轨才有可能。在王群介绍下,刘女士在核酸检测点做起了扫码员。
一个多月后,核酸检测停止,刘女士再一次失业了。
“后来,又卖了一阵子藕汤,但生意也一般。”禁毒社工陈畅介绍。
转眼间,快要过年了,好消息终于来了。因为之前的良好表现,加上王群的努力协调,刘女士第一次工作的酒店重新录用了她。工作至今两月有余,一切安好。
3月3日上午,在王群禁毒工作室里,刘女士和大伙乐呵呵地聊天。
“给你拍个照吧。”王群提议。
“咔嚓”一声,照片里的刘女士红光满面,再也不是从前那个无精打采的样子。
“一个一个帮,一个也不落下。”今年55岁的王群,还有5年就退休了,她常常感叹要帮的人还有很多,时间却不够用。
王群,一名社区禁毒一线的普通民警,通过经年累月的真诚奉献,收获了“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等众多荣誉称号,成就了自己;也通过帮扶刘女士等10名涉毒女性脱胎换骨,重燃生活希望,回归了社会。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