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禁毒网

湖北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戒毒方略 >回归之路 >正文

昔日“瘾君子”涅槃蜕变,从田园走向新生......

2025-04-11 17:50 一级审核126

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们曾误入歧途,深陷毒品泥潭......但好在希望的曙光并未消逝,他们在相关部门帮扶下,一步一步挣脱了毒品的枷锁,重拾信心,投身农村沃土,开启农村创业之旅,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从“瘾君子”到农场主,他在创业中重获新生

4月1日上午,明媚的阳光洒在崇阳县天城镇寺前村的一座山谷,这里有一座新建不到三年的农场,农场老板周斌(化名)正在地里挥舞着锄头,翻动着泥土,额头满是汗水。这个看起来阳光、自信的汉子,让人很难想象他曾被毒品诱惑误入歧途。

image.png

2010年,还是某建筑工地包工头的周斌,在一次聚会中出于好奇吸食了海洛因,就此染上毒瘾,没过多久就被警方查处,并被依法责令强制隔离戒毒两年。

“我内心告诉自己,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对不住家人,对自己也不好。”周斌回忆当时的情景,深感悔恨,内心也忐忑不安,担心家人会对自己失望。

强戒期满出所后,周斌为维持生计,继续做起包工头。不料,2020年,因一些突发情况,情绪低落的周斌再度染上毒瘾。不愿在“毒海”越陷越深的他主动向社区报告,经公安机关核查,他被送入强制隔离戒毒所接受戒毒治疗。

image.png

两年后,年近五十的周斌回到家中,看着年幼的孩子与辛苦操劳的妻子,心中懊悔不已,决心改过自新。但因身体变差且有吸毒经历,他既无法再做包工头,外出打工也四处碰壁。

在周斌踌躇之际,一直关注帮扶他的禁毒民警、社工伸出了援手,不仅联系周斌正在创业的叔叔与堂兄弟带动周斌一同工作,还在得知周斌欲承包荒地搞养殖后,积极帮其成立农业合作社、申请补贴、寻找销路。此外,社区民警、禁毒社工还定期上门检查、谈心,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

创业起步后,周斌事事亲力亲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场初见雏形。因坚持不用饲料,其养殖的土鸡、土猪和牛肉等农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创业第一年收入20多万,第二年达30多万。

如今的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再也不会碰那些东西(毒品)了!”

“戒毒者”变身水稻种植大户,他带动村民致富

2021年,崇阳县青山镇回头村村民甘俊(化名)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回到家后,发现妻子早已离家,家中只剩老人和孩子相依为命,心中十分落寞,精神一蹶不振。禁毒民警、社工见状及时介入,多次上门走访、开导。最终,甘俊鼓起勇气,决定重拾老本行——种地。

在崇阳县公安局禁毒大队、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和村委会的协调下,甘俊流转了310余亩土地,用于种植稻谷。为帮其解决销路,县禁毒办和村委会联系了两家米厂定点收购。如今,他的稻谷年总产量达20多万斤,销售净收入达到25万元。

随着规模扩大,在各方帮助下,甘俊争取到农机设备费用减免政策,购置了多种农机,基本实现了农业全程机械化。与此同时,甘俊还承包了50亩地种油菜和小麦,并承接木材加工,现在,其年收入达40余万元。

尝到了创业甜头的甘俊,没有忘记政府、社会对他的帮助,他主动带领村里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并发放工资。此外,每年庄稼收割后,甘俊还会给贫困户送去大米和茶油。

如今,忙碌的甘俊虽面容沧桑,但看着创业的成果,心里感到无比满足。


周斌和甘俊的的励志故事,只是崇阳县开展吸毒人员“平安关爱”行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崇阳县进一步做好戒毒人员帮教工作,不仅对全县在册吸毒人员定期免费开展体检,还联合相关技术学校根据戒毒人员实际,免费提供就业培训与创业技术指导,将关爱落到实处,全力打通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