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狱”到人间,他重获新生
如何毁掉一个人?毒品不得不提。不知多少人因它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今天介绍两个成功戒治案例,看吸毒人员如何摆脱毒瘾,重获新生。
和父亲约定戒毒,
成功后帮他人点亮新生
那一年的6月26日,女儿在学校参加“国际禁毒日”的禁毒宣传活动后,哭着冲他大喊:“你不是我的爸爸,我没有一个吸毒的爸爸……”那一刻,他感到无地自容。
叶亮,1978年生,曾经是宜昌某企业的高管,后因吸毒荡尽家产。现在,却是一名禁毒志愿者。
2009年冬天,一次朋友聚会后,喝得迷迷糊糊的他,第一次吸食了毒品“麻古”。虽然只有一粒,但自此产生心瘾,渐渐有了第二次、第三次……
毒品悄无声息地改变了他的思想、认知和性格,多年积攒下来的近200万元化为乌有。
2013年3月,因为已经无法正常工作,叶亮离开了工作13年的企业。为支付吸毒开销,他四处举债,连女儿储钱罐里的硬币都偷拿去买了毒品。
叶亮清楚地记得,那一年的6月26日,女儿在学校参加“国际禁毒日”的禁毒宣传活动后,哭着冲他大喊:“你不是我的爸爸,我没有一个吸毒的爸爸……”那一刻,他感到无地自容。
长期吸毒,让叶亮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出现了严重的幻听幻视,并伴有暴力倾向,甚至对亲人拳打脚踢。妻子无法继续忍受,带着女儿离开了他。
父母将叶亮锁在屋里强行戒毒。但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偷偷溜出去找毒品。他一次次发誓戒毒,转身却一次次拿起毒品。
2014年,备受毒品折磨的叶亮在经历多次失败的戒毒尝试后,在家人的陪同下向公安机关自首,并主动要求强制隔离戒毒。
在湖北省沙洋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官的教育、鼓励、支持下,叶亮与身患癌症的父亲共同约定:一起努力,父亲战胜癌症,恢复健康;叶亮战胜自己,戒断毒瘾。
“对我而言,每一分钟的咬牙坚持、每一天的努力拼搏,都意味着在与毒品的殊死斗争中又为自己赢来了一份自由与光荣。在常人眼中,这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进步,但这份坚守却不仅让我的亲人备感喜悦欣慰,更激励鼓舞着许多如我一般在励志前行的戒毒同伴们,让大家看到希望、拥有梦想!坚定保持操守、彻底戒断毒瘾,就是我人生最大意义的成功!”
吸毒成瘾把人变成“鬼”,戒毒成功把“鬼”变成人。当叶亮从毒品的地狱一步步重回人间时,他看到了太多因为毒品而妻离子散的人间悲剧。从吸毒到戒毒,仿佛经历了一场战争。
2016年,叶亮回归社会后,始终牢记耻辱。在夷陵区禁毒办的教育帮助下,叶亮主动接受夷陵区小溪塔街办中心戒毒社区康复检测,随后加入湖北省沙洋强戒所“金凤凰戒毒联盟”和上海市禁毒志愿者协会,逐步成长为一名公益禁毒志愿者。
2018年2月2日,鉴于叶亮的戒毒决心和示范效应,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叶亮公益戒毒·同伴互助工作室”,以叶亮的亲身经历为教材,不断唤醒和帮助更多的戒毒康复人员回归正常生活。
2019年,叶亮和同事们启动了“点亮新生·公益禁毒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已开展60余场次公益禁毒宣传活动,服务人群约30000人次,服务活动涵盖社区禁毒宣传、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企事业单位毒品警示教育、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基地建设等内容。
从“地狱”一步步走回人间,叶亮重新赢得了家人和朋友的尊重,妻子和女儿也回到了他的身边,他还计划和朋友们创办一个汽车维修美容中心,让更多戒毒康复同伴有就业机会。
“我是一名过来人,理解他们的处境和心情,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点亮新生。” 叶亮说。
戒毒经历被拍成电影,
鼓励无数人悬崖勒马
从戒毒所出来后,吴业刚发现:生活,似乎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周围的议论让他感到自卑,甚至害怕!他怕自己在心理压力难以承受的时候,已被浇灭的毒品之火又死灰复燃。
1994年,吴业刚23岁,在京山县林业局工作。
一个很平常的夜晚,吴业刚和朋友们喝着酒,吹着牛,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有人用略带“挑衅”的口吻问他:“你不是什么都敢玩吗?敢尝尝这个东西吗?”
酒壮怂人胆,二十出头的吴业刚年轻气盛:“有什么不敢的!”
吴业刚无数次在脑海里重复过这个场景,像放电影一样,画面一帧接着一帧,快速闪过。只是因为一次酒后“逞能”,他堕入深渊9年。
在之后的9年里,吴业刚反复吸毒,身体越来越差,全身血管萎缩。尽管他知道再不戒也许就没命了,但总是戒着戒着又复吸了。
2003年7月,京山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掌握了吴业刚吸毒成瘾的违法事实,将其送往当地的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在戒毒所的5个月,吴业刚边戒毒边锻炼身体,5个月后,成功地从生理上戒掉毒瘾。
但,这并不意味着吴业刚的人生有了转折。
从戒毒所出来后,吴业刚发现:生活,似乎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周围的“注视”和议论让他感到自卑,甚至害怕!他怕自己在心理压力难以承受的时候,已被浇灭的毒品之火又死灰复燃。
为了更好的戒毒、不复吸,吴业刚决定换个环境,彻底远离毒品。
2004年初,吴业刚和几个朋友前往石家庄,在一家工地上干了8个月。从没干过重活的他,在那8个月里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汗水的苦涩,也用勤劳的双手换来了收入和别人的尊重。他似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2004年10月,吴业刚在姐姐的帮助下来到北京一家暖通公司工作,他很珍惜这次机会,在公司开车、打杂,每天过得很充实,很努力。
为了寻找寄托,工作之余,吴业刚就出去骑单车。因为骑车,他结识了一帮爱好单车的朋友,晚上和他们一起练习,周末就随他们一起骑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慢慢的,单纯的骑车已经不能满足吴业刚。他开始长跑和游泳。
“当我完成第一个全程马拉松,第一个奥运距离半程铁人三项比赛时,真的感觉我能够彻底站起来了。我想要呐喊,我可以好好地、坚强地生活!”
2011年,吴业刚母亲身体出现状况。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他辞去了北京的工作回到了京山。母亲病逝后,他很自责,觉得因为自己以前不听话,让母亲生气,导致母亲没有享福就离开了人世。他暗暗下定决心,好好生活,不让家人再为自己操心。
回到京山后,吴业刚想着要做些事情来养活自己。车友们建议他可以开个自行车专卖店试试。他所在的三角洲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积极与禁毒委成员单位工商、税务等部门联系,为其申请无息贷款。亲戚朋友看到他的转变,也伸出援助之手,帮忙筹措资金、找门面。
2012年6月,吴业刚的自行车专卖店如期开业。社区工作人员、公安局禁毒大队还送去了开业花篮以示庆贺,后来,他被推选为京山自行车协会会长。
再后来,吴业刚成为了一名禁毒志愿者。他还配合禁毒部门拍摄了一部微电影《温暖之路》。电影取材于他的戒毒经历,记录了他这些年的经历、成长,感动了无数网友,也震撼了大批吸毒者:毒品是可以战胜的,只要坚持禁毒信念,只要还没有泯灭良知,他们仍然可以悬崖勒马。
来源:长安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