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禁毒网

湖北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戒毒方略 >社工园地 >正文

卢玉婷:禁毒社工的“尴尬”

2020-11-20 00:00 湖北126

  作为荆州洪湖市沙口镇中心戒毒社区社工,卢玉婷一直觉得,禁毒社工的身份有点“尴尬”,既要配合公安机关等政府部门做好强制性的社区禁毒工作,又要走进吸毒人员内心,以朋友的身份感化他们,“如同两者的润滑剂。”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面是对吸毒人员的强制性管控,一面要与他们做朋友,中间的尺度如何平衡与把握,对社工而言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这好比在一组对立关系里,夹在中间的那一方总是最难做的。

  不过,卢玉婷不是一个被困难轻易吓倒的人。明确了最终目标是保证社区禁毒取得成效,这种“尴尬”反而被卢玉婷视为锻炼和强大自己内心的动力。她告诉自己,要花更多的时间和耐心与吸毒人员对话,说服他们真正从心理上戒毒。


1605858743329702.jpg


  配合政府部门 做好吸毒人员管控

  禁毒社工首先是一名政府工作者,工作的首要目标是保证社区禁毒成效,维护公共利益。

这要求卢玉婷平日要通过走访摸排了解吸毒人员信息,调查辖区是否存在隐性吸毒、种植毒品原材料、贩毒的现象,同时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管控,从而把握整个辖区内的禁毒形势。这些走访摸排及管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些许强制性。

  此外,社区禁毒不是单兵作战。工作中,卢玉婷很多时候要和公安、民政、劳动、街道居委会等部门打交道,通过加强各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公安机关作为吸贩毒人员最直接的对立方,必要时要采取各种形式的强制措施,以打击吸贩毒人员和现象。这时候,卢玉婷所要做的就是配合公安机关的打击行动。

  禁毒社工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对吸毒人员唱“黑脸”是前提。


1605859104459610.jpg


  以朋友身份相处 化解吸毒人员的“刺”

  不过,一味唱“黑脸”的结果,往往导致不少吸毒人员对禁毒社工非常排斥,认为社工找他们聊天是为了完成任务,并不是真心帮助他们。

  “我们要随时做好吃闭门羹的准备。”在卢玉婷看来,这些吸毒人员本身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社工也存在很强的防备心理,一开始难以沟通是正常的,“他们是用“刺”把自己的心包裹起来了。”

  卢玉婷往往采取迂回路线,通过了解吸毒人员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社会交往情况、父母子女的基本情况等来寻找突破口,再以朋友的身份开导。“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四次,一定会打动他们!”

  28岁的唐某是社会闲散人员,长期混迹街头,逐渐染上毒品。起初,唐某对卢玉婷总是不屑一顾,也不愿意跟她沟通。卢玉婷多番打听后得知,唐某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父亲早逝,家中只有母亲和姐姐。家人对他照管不多,唐某因长期缺乏关爱,走上了歧路。

  于是,卢玉婷时不时就找到唐某聊天,耐心开导他,“大好年华,不要浪费在错误的事情上。”在卢玉婷坚持不懈的教育和鼓励下,唐某终于下定决心戒毒。如今,唐某不仅成功戒毒,还在街道支起了小摊,做起了烧烤生意来,家里也盖上一栋4层的小楼房,生活越来越好。


1605859219229736.jpg


  潮了解戒毒人员诉求 及时给予帮助

  除了用心感化吸毒人员,对于已经走出吸毒阴影的人,卢玉婷也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张某成功戒毒后恢复了正常生活,结了婚,还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她本以为生活会这么幸福平淡的过下去,却听说自己的吸毒史很可能影响孩子上学。张某懊悔不已,主动向卢玉婷求助。

  卢玉婷了解情况后,回应道:“不要担心,你已经戒了,不会影响孩子上学。”看到张某急得泪水在眼眶打转,卢玉婷拍了拍张某的肩膀。

  果然,没多久,张某告诉卢玉婷,孩子顺利报名入校了。她开心地向卢玉婷道谢。“谢谢你,婷姐!有你在我觉得很安心了!”

  对于卢玉婷而言,禁毒社工作为直面吸毒人员的人,承担着把他们从社会对立面拉回来的重任,这是这份看似平凡的工作最大的意义。


来源:湖北禁毒微信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