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禁毒网

湖北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戒毒方略 >社工园地 >正文

涉毒人员家庭的好帮手 孩子眼中的范妈妈——记洪山区禁毒社工范荣

2021-01-25 00:00 湖北126


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突袭而至,被按下了暂停键的武汉,热闹被病毒藏了起来了,每个人和每个人,都隔开很远……

“爸爸在哪里,爸爸怎么还没有回来?”11岁的小菲(化名)总是眼忘窗外,眨着忽闪的大眼睛,期待着爸爸早日回家和他团聚。

小菲本来有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庭,因为父亲施某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小菲只得和爷爷奶奶一起居住。疫情肆虐,武汉围城,家里又缺少父亲这一个顶梁柱,小菲一家生活陷入了困境,无奈之下,爷爷奶奶只得依靠捡拾垃圾来贴补家用。

生活为渴望关怀的小菲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户。疫情期间,小菲认识了一位对他呵护备至的“范妈妈”。

微信图片_20210201171251.jpg

“范妈妈”名叫范荣,是武汉市洪山区张家湾街的一名禁毒社工。一直以来,范荣以禁毒工作为荣, 以无私奉献的精神,用爱心去感化吸毒人员及其家庭,谱写出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却又感人肺腑的故事,而这一次故事的主角就是小菲。

因为小菲父亲施某是范荣的对口帮扶涉毒人员,小菲和范荣的缘分也就如约而至。对于小菲的遭遇,同样有着儿子的范荣感同身受。从遇见小菲的那一天起,范荣就把小菲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做起了小家伙的临时家长。

这一天,卸下了手中的活,范荣又迫不及待的来到小菲家。


“范妈妈来了……”,范荣敲开大门的那一刻,小菲亲切地拉起了范荣的手,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学习怎么样,线上课堂还跟上么”?一番家常之后,范荣关心起了孩子的学习情况。然而面对范荣的询问,爷爷奶奶却是愁容满面。“春季开学后,孩子上课都在网上,电子产品我们老人也不太会用,小菲的学习也被耽误了,我们正着急呢……”


“老年机卡顿,孩子在线学习都得依赖它,这个得升级换代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范荣第一时间和小菲班主任进行了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还将小菲的困难反映到学校,为小菲争取来一个平板电脑。

可面对新鲜玩意,年幼的小菲却犯了难。范荣不仅抽出时间手把手教小菲使用平板电脑,还悉心辅导孩子学习。面对范妈妈的耐心监督,反复叮咛,小菲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爷爷奶奶打心眼里为孩子高兴。

武汉“封城”期间,范荣还报名成为了一名张家湾街湘龙小区的防疫志愿者。她牺牲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不辞辛劳,穿梭于大街小巷,征战在防疫一线。纵是如此,小菲一家依然是她心头最深的牵挂。

三月的一天,正准备出门去社区报到的范荣,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一头传来施妈妈焦急的声音:“小范,我有个事要找你帮个忙,家里没有米了,你能不能帮我买米送过来?我们出不了小区。”

范荣安慰二老不要着急,还在电话中进一步了解到小菲已经好几天没吃上肉了,在家一直吵着要吃肉。十几岁的孩子正处于生长期,肉、奶等营养品一定要跟上。范荣毫不犹豫蹬上电动车,不仅从家里顺了一堆“私房肉”,还到超市购置了一些生活用品,急急忙忙的朝小菲家赶去。

当她敲开小菲家的大门,看到二老和孩子期待的眼神,顿时卸下了身体的疲惫。放下东西后,范荣告诉二老还要返回工作岗位,不便久留。施妈妈还特意地追出门来要送她,施爸爸更是拿着钱非要范荣收下,看到两个老人眼里泛出的泪花,范荣感受到了志愿者责任的重大。

回到工作岗位后,范荣向洪山区禁毒办汇报了近期的工作,潘刚警官在了解到小菲家情况后也施以援手,委托范荣捐助500元爱心款。为此,范荣电话联系了施妈妈,并按照施妈妈的需求购置了急需的油、奶、蜂蜜、火腿肠等生活物质,还将剩下的爱心款交到施妈妈手中。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等儿子回来以后,一定好好监督他戒毒,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关爱……”

作为一名禁毒社工标兵,范荣用爱守护强戒人员家庭,用爱为戒毒者照亮回归之路。新的一年里,范荣说,她要和所有禁毒社工们一道,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力量,陪伴和帮助更多戒毒人员走向新生,让更多家庭幸福重聚。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