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监利:帮扶关爱施援手 改过自新逐梦行
叮.....伴随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起,荆州监利市上车湾镇中心戒毒社区禁毒社工小谭拿起话筒,电话那头传来一青年男子浓重的监利口音:“谭姐,我在这边派出所做尿检,等会把检测报告拍照了微信发给您,原件另外给您寄过去”。“好的,记得下次检测的时间哈,家里有什么事,记得随时给我们说哈”.......
这是江某与禁毒社工小谭的通话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对话呢?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年少吸毒悔不当初
断绝毒友坚定戒毒
江某被管控之初,曾有段时间联系不上,经禁毒社工小谭和同事们多次上门,同江某的家人叨家常,耐心讲解戒毒政策,希望家人可以重新接纳江某。有一天,小谭冒着大雨浑身湿透找到江某的奶奶和大伯,奶奶和大伯看此情景终于有所触动,小谭表示联系不到江某,大伯掏出自己的“老年机”拨通了江某的电话。江某接通电话后向小谭解释:为了戒毒他特意断绝和外界联系,拒接陌生电话。道明原因后,他迅速向厂里请假回来社区报到,建立档案、接受管控。
小谭也迅速与江某务工地的街道办事处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中心对接,为他办好委托异地管控的手续。江某到务工地后第一时间到当地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中心报到,并按要求接受尿检将结果报小谭备案,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随着电话联系次数的增多,江某向小谭敞开了心扉。他表示以前年少不懂事、好奇心驱使而吸毒,村里传言他吸毒的事后,奶奶伤心欲绝,大伯一家更是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为此,他决心痛改前非,斩断以前毒友的联系,特意新换手机号。他说虽然吸食麻果有些心瘾,但为了亲人和自己前途着想,誓言坚决不再碰毒品。
毒品麻果 ▲
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感恩政府学以回报
据了解,江某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出生仅几个月,父母就外出打工。10岁时父母离异,母亲改嫁长沙,自此再未返回监利。后来,父亲罹患肝癌,只能靠打零工挣钱抚养江某,江某勉强读到初中毕业就外出到福建莆田某纺织厂打工。20岁时父亲过世,爷爷随后也撒手人寰,家中唯有奶奶和大伯一家亲人。父亲遗留的老屋,占地仅100来平米且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每逢大雨屋内下小雨,苦不堪言。父亲名下的责任田,江某全部交给大伯耕种。2014年3月,驻村精准扶贫工作队将江某和奶奶纳入政府低保,但是江某仅享受不到两年,就于2015年底主动向政府申请将自己低保待遇撤销。原本江某在厂里做技术岗位,包吃包住买五险,每月纯工资能拿到5000多元,但他却向厂领导申请调换到仓库管理岗位,每月工资只有3000多元。
综合他撤销低保待遇的缘由,令人颇为诧异。小谭和同事们觉得他不同于一般的打工青年,有着异于常人的想法。
江某向惊愕的小谭解释了原因,他说改做仓库管理,可以利用更多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因为听闻初中学历可以报名自学考试,所以他报名参加了福州大学经济管理专科的自学考试,争取拿大专文凭后向文职或是管理岗位发展。
江某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他说不能因为家境和个人的遭遇,就给党和政府添麻烦。作为一名吸毒人员虽然犯下错误,但趁现在还年轻,要通过学习努力改变命运,绝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小谭下乡走访时,耳闻目睹江某的境况,获悉上车湾镇镇党委政府和驻村扶贫干部正在考虑相关政策。今年2月,上车湾镇政府下拨专款将江某的老屋改造成钢筋水泥的房子,墙面镶嵌瓷砖,面貌焕然一新。
【素材来源:监利市禁毒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