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禁毒网

湖北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戒毒方略 >社工园地 >正文

“不负信任, 真心实意办实事!”宜昌禁毒社工当选镇人大代表

2021-09-27 00:00 湖北126

  


  


  1981年出生的宋凤霞,是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中心戒毒社区专职禁毒社工,在9月中旬举行的分乡镇2021年区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光荣当选分乡镇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也是宜昌市首位当选人大代表的禁毒社工。

  从2019年的“初出茅庐”到如今的“行家里手”,她与辖区内的101名吸毒人员,发生了太多的故事……

  


 

  刚当禁毒社工,经常莫名挨骂

  “当上禁毒社工,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宋凤霞在回忆2年半前应聘禁毒社工的经历时,感慨万分。2019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宋凤霞看到镇里招聘多名村干部助理,发现有禁毒社工这个岗位时,没有多想就填报了。

  


  “没想到就考上了!”来不及欣喜,很快宋凤霞就发现要想成为一名专业的禁毒社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如何与吸毒人员交流?工作又该从何下手?她在办公室坐了个把月后,发现自己实在是理不清头绪,便在上级安排下,到夷陵区小溪塔中心禁毒社区跟班学习。“学习了3天,我感觉豁然开朗。”宋凤霞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

  “上岗之初,我是经常挨骂的。”宋凤霞说,曾经有一次,她花费一两个小时坐车走路,终于找到位于偏僻乡村吸毒人员的住所,但对方不仅不开门,还骂骂咧咧的赶她走。

  “没有别的办法,就是反复解释,我过来是帮他们的...”宋凤霞说,去的次数多了,道理对方听明白了,就会敞开心扉。从不让进门、经常挨骂,到双方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人,在这些良性转变的背后,宋凤霞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和101名吸毒人员交朋友

  宋凤霞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摸清底数,掌握情况。由于村落之间没有交通工具,她就乘坐中巴车,然后步行。短短数日,她的足迹便遍布分乡的16个村。

  


  辖区里,一位有吸毒史的年轻女孩常年在深圳打工,在接到宋凤霞打来的电话后,起初她非常抗拒:“我早已经不吸毒了,你们这样找我,我还怎么在单位上班,还怎么做人?”经过宋凤霞反复解释,女孩终于表示理解和配合。为了尽量减少对女孩工作、生活的影响,宋凤霞和深圳当地派出所联系,签订托管协议,让女孩在当地接受不定期抽检。

  “他们都是普通人,也是有感情的,给予他们实实在在的真心帮助,生活有希望,日子才有盼头!”一名吸毒人员因种种原因,当地没有为其办理低保。宋凤霞咨询相关政策后,与多部门进行协调,找出问题的症结,最后终于按照政策,为这名吸毒人员入保。

  


  两年多来,宋凤霞严格落实“平安关爱”“禁毒扶贫”工作要求,配合开展“5+N”管控帮扶入户大走访,为辖区戒毒康复人员解决低保、住房改造、产业帮扶、临救助等11人次。

  


  不定期抽检,她是黑脸“包公”

  吸毒人员管理,不定期抽检是一项重要工作手段,也是监督吸毒人员、防止复吸的重要手段。

  “不管平时关系有多融洽,在这个工作上,我这里一点折扣都没有。”宋凤霞说,有部分社区戒毒人员需要每个月抽检,她不会有固定的时间表,而是随机通过电话,约戒毒人员进行抽检。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宋凤霞管理的吸毒人员都清楚了她雷厉风行的风格,一接到抽检通知,立即如约而至!尽管,宋凤霞在抽检中是黑脸“包公”,日常生活中却又成了吸毒人员的“知心姐姐”,许多吸毒人员都将自己心里话和盘托出。

  让宋凤霞感到欣慰的是,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最近两年多,复吸人员很少,去年还有4人走入婚姻的殿堂,成家立业,她还被邀请作为“贵宾席”参加了一名吸毒人员的结婚现场。

  



  乡村治理,禁毒社工也是主角

  “我们的乡村治理,离不开以宋凤霞为代表的禁毒社工们,她们也是主角。”宜昌市夷陵区禁毒大队副大队长黄成玉谈及身边这位“好伙伴”不禁连连称赞。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她还经常参加分乡镇“志行合益”志愿服务队组织的各项志愿者服务活动,她热心服务社区居民以及联系村大中坝村村民,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尽力发挥光和热。宋凤霞由衷地表示:“是禁毒社工这个光荣而神圣的岗位造就了我!”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