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为禁毒工作发光发热......”
“我愿做一名专职禁毒社工,为禁毒工作发光发热!”2020年4月,汪静选择成为黄冈市红安县高桥镇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的一名禁毒社工。五年间,她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先后开展入户走访360余次,精准核对上百条警综信息,开展禁毒宣传90余场,帮扶救助戒毒人员50余人......

从“门外汉”到“活电脑”见面建档率达100%
刚接手这份工作时,汪静深感责任如山,第一次接触服务对象时,紧张得目光躲闪,言语迟疑。为了快速成长,她化身“学习狂人”,埋头钻研各类禁毒工作资料,并虚心向民警请教。

派出所、村委会、湾组……处处是她的足迹,日均电话过百,晨出夜归更是常态。凭借着这股韧劲,她将每名服务对象的详细信息刻入了脑海,做到应答如流、毫厘不差,被同事们赞誉为“活电脑”,更成为大家争相请教的榜样。短短两个月,面对全镇136名在册吸毒人员,汪静率先达成了100%见面建档率。
平安关爱,落在实处的温暖
2021年底,汪静在摸排中发现吸毒人员王某因打架斗殴入狱后,家中只剩年迈多病的母亲,艰难抚养着8岁的孙女,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她立即向镇政府反映情况,帮助祖孙俩成功申请帮扶。春节前夕,汪静带着慰问金前去慰问时,老人颤抖着双手接过这份心意,眼中饱含热泪。王某得知后深受触动,出狱后主动找到汪静动情承诺:“汪社工,就冲这份情,我也要彻底远离毒品!以后我一定配合工作,随叫随到!”
助融冰山,让父子亲情重新连接
辖区吸毒人员动态,始终牵动着汪静的心。曾有吸毒前科的杨某,因早年与父亲积怨、互不来往,离乡后长期失联,汪静多次上门寻访未果,遂保持与杨父常态化联系,密切关注任何可能线索。
2022年8月,得知杨某在武汉被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她第一时间告知杨父,老人听闻懊悔万分: 此前警方曾来电核实身份,他误以为是诈骗,一句“不认识”便匆匆挂断,错失与儿子重建联系的最佳时机。
如今得知儿子下落,老人渴望弥补父子裂痕。汪静立即协调派出所,查清杨某所在戒毒所的具体地址。在她的全力协助下,老人终于踏上了探望儿子的路途,一次、两次、三次……冰封多年的父子亲情,在汪静的默默搭桥下渐渐消融。
2024年8月杨某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出所,不仅踏实努力工作,还主动担起照料病父之责。每次到社区报到时,他总带着笑意对汪静说:“汪社工,真得好好谢谢你不然……我连爸爸都没有了。”看着他们父子重归于好,汪静心里那份甜,比喝了蜜还浓。
从最初的青涩懵懂,到如今的沉稳干练,汪静用行动传递希望,用真诚照亮归途,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禁毒事业贡献着坚实而温暖的力量为她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