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刀尖”行走11年
讲述人: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区分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 陈涛
投身禁毒战线时,我已经年近四十。11年来,我参与破获各类毒品案件500余起,打掉涉毒犯罪团伙37个,抓获涉毒人员700余名;曾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12次,多次受到武汉市公安局嘉奖,先后被授予全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时刻,看到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焰火表演,我心潮澎湃。回忆十多年来的禁毒生涯,往事历历在目,心中感慨颇多。
扎实办案取得真经
2008年之前,我在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分局巡逻大队、宝丰派出所工作18年,曾查获非法存放10卡车鞭炮的仓库,徒手制服飞车抢夺案犯,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去禁毒大队报到的第一天,我对自己说:“从现在开始,一切归零。我要争取多破案,为社会扫除毒害!”
第一次参与抓捕行动,没有费多大周折,却让我真切感受到毒品的危害。那天,中队长带我去抓捕一名长期吸食海洛因的“瘾君子”。靠近出租屋,一股恶臭扑面而来。吸毒男子脸色灰暗,身体虚弱,腿上多处溃烂,脓水直流……毒品真是害人的东西,能彻底摧毁一个人!那一刻,我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禁毒民警!
2009年10月,刘非特大制贩毒品案成功告破。我第一次参与侦办毒品案件,就荣立了个人三等功。蹲守、跟踪、摸排、研判、布控、抓捕……每项工作都不简单,也不轻松。
为了掌握嫌疑人的行动轨迹,我和同事每天守在其住处附近,常常是早上迎着朝阳出发,深夜踩着月光回家。当时,武昌区白沙洲在修路,我们每天在尘土飞扬、机器轰鸣的恶劣环境中蹲守,通宵达旦地开展摸排工作。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养成了写警情日记的习惯。11年来,我记了十几本有关嫌疑人的各种信息和线索。
每次破案后,我都会翻看日记,案件侦办过程如同放电影一般在脑海中闪现,从中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有时办案遇到瓶颈,我也会打开翻看,总能从中找到突破口。
我还利用下班时间认真学习禁毒法律法规,提高专业知识,掌握毒品犯罪的规律和特点。很快,我取得了破案“真经”,从一名禁毒新兵成长为大队骨干。
背后的心酸
2010年,我带队主侦破获的“8.25”贩毒案,被评为全省十大缉毒精品案件。那是我第一次荣立个人二等功,也深深体会到立功受奖背后的心酸。
经过数月缜密侦查,我们摸清了嫌疑人闽某等人的信息、行动轨迹,以及藏匿毒品的地点。8月25日,消息传来,一名男子从古田过来拿货。闽某安排司机去仓库取货,然后约定在某超市门口交易。当天中午,我带队在交货地点附近守候,准备开始全面收网行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警方张网以待,只等着嫌疑人的出现。
突然,我的手机在口袋里振动起来。电话是家里打来的。我有些纳闷:家人从来不主动给我打电话。难道出什么事了?
跟同事眼神示意之后,我转身走到一边接电话。那头传来母亲惊慌失措的声音:“孩子被开水烫了,你赶紧回来一趟!”
想到不满两周岁的儿子,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可是,在抓捕罪犯的关键时刻,坐镇指挥的我怎么能说走就走?来不及多说,我低声回应:“妈,你赶紧抱孩子去医院,我忙完就回!”挂断电话,我给妻子发了条短信,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那天,抓捕行动进行得很顺利。送货司机和买主在交易时被抓获。接着,嫌疑人闽某和其手下在酒店房间落网。行动中,硚口警方总共抓获13名犯罪嫌疑人,缴获海洛因、冰毒、麻果、K粉共计5000余克,“飞仔”18000余片,毒资64.7万元,仿制式手枪一支,军用子弹4发。
搜查房间、清剿毒品、固定证据、审讯嫌疑人……8月26日下午,我总算抽出时间赶去医院。看到昔日活泼可爱的儿子全身缠满纱布,我心里难受极了。
“出这么大的事儿,你连管都不管,要是耽误儿子治疗可怎么办?”妻子一见面就责怪我。
我轻轻抚摸着儿子的脸颊,泪水在眼中打转。我也想照顾孩子,可一个电话、一条线索,就足以让我不顾一切地奔赴战场。
这件事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幸好,在家人的悉心照顾下,儿子最终得以康复,不然我要自责一辈子!
其实,我对于家人的愧疚还不止于此。
我妻子是个事业心很强的女人。她在外企打拼多年,已经升至高管层级。2017年,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儿子需要人照顾,她毅然辞了职。
我可以想象,她是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挣扎,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现在只要忙完工作,我就立马回家。其实,连续作战后,自己常常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回去根本没法为妻子分担家务。只是,能见到我的人,家人就能少一份担心,对他们算是一种安慰吧……
我能做的,恐怕只有这些。
11年练就鹰眼犬嗅
在日益严峻的毒品犯罪形势下,面对猖狂的嫌疑人,我练就了一双能辨明案件真相、洞察嫌疑人内心的眼睛和一身抽丝剥茧、去伪存真的过硬本领。
2010年8月24日,来自南京的买家王某到武汉准备返回时被我逮了个正着。王某坚称自己来武汉办事。我和同事在他的行李箱和随身物品里确实没有找到毒品。
难道抓错了人?那时从南京到武汉没有高铁,王某坐了一晚上的长途卧铺车清晨赶来,当天就匆匆返回。这明显不合常理。再次搜查时,我将视线停在了两盒未开启的方便面上。
不出所料,毒品果然藏在里面!一盒方便面里有100克冰毒,两盒就是200克。见状,嫌疑人王某立马瘫倒在审讯椅上,如实供出给自己卖货的上家。
从事禁毒工作,我深知其中的危险性。即使前期做了充分准备,难免出现突发状况。每当此时,我会选择冲锋在前。
2014年9月,我带领三名侦查员跟踪一男一女两名毒贩。傍晚,嫌疑人将车停至宝丰路。当时,增援民警和我驾驶的车一前一后停在嫌疑车辆附近。眼看坐在副驾驶室的女嫌疑人要下车,民警立即下车,准备展开抓捕。
嫌疑男子发觉情况不对,突然向左打了半圈方向盘,接着挂倒挡,把车开上了人行道。随后,“轰”的一声,嫌疑车辆从两辆警车中间冲了出去。
我毫不犹豫地跟了上去。转了一大圈,目标车辆一溜烟钻进了皮子街。我对辖区的情况非常熟悉,一到晚上,这里就聚满了吃宵夜的市民,对方肯定跑不掉!
果然,进去不久,前方的道路被人流挡住。我立马拿着警棍下车。前方车辆车门紧锁,“砰砰砰”我用警棍敲破车窗玻璃,伸手把驾驶室车门打开,将嫌疑男子扑倒在副驾驶室里。
男子拼命挣扎,手不停地伸向旁边的包。我压在上面,死死摁住他的双手……待增援力量赶到,我才发觉自己的手臂被玻璃划伤,正淌着血,嫌疑人的包里放着一把长长的尖刀。
事后,我惊出一身冷汗,好在自己只受了点皮外伤,战友们都没事。
转眼之间,我已经步入知天命的年龄。只要工作需要,我依然坚定地奋战在禁毒前线,用实际行动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